English

票证:与我们挥手作别

回首改革开放20年
1998-12-08 来源:生活时报 本报记者 曹茜 我有话说

在北京一家研究所工作的王女士至今还记得20年前的那个冬天,她挎着一个黄书包在一家商店里为家中老人买一只发网,待她挑中一只发网时,忽然发现书包被偷走了。书包里有那个时代比钱还宝贵的购货本,只有凭本才能买到一个月只供应1斤的鸡蛋、二两粉丝、二两麻酱及淀粉、面碱。

王说,那时她的两个孩子才刚刚2岁,牛奶是订不上的。只有1岁半之前,婴儿和有医院证明的病人才能享用牛奶,她孩子唯一的营养补品只有靠每月八九个鸡蛋。购货本丢了,以后几个月孩子吃什么呀?她说她当时站在商店里就哭了,哭得一发不可收拾。后来商店巡逻的人员记下了她的地址,说一旦找到了会立即通知她,“可哪里能找得到呢?”

家住丰台的张大妈记得:20年前那会儿,最怕的是老家来人,一住多日。“粮油不够吃呀!”那时买米买面是要凭粮油本和粮票的,老家人哪有粮票,就只有吃这一家人的口粮。那时候的日子真紧。什么都限量,买什么都要排队,经常因为别人“加塞儿”、走后门生气。哪像现在,副食商店里的东西多得变着法儿让你买,倒是买馒头的排起队来了。以前谁买馒头?一个馒头2、3毛钱,一斤白面才一毛八分五。那时的人没有图方便的,只图便宜能多买一些。

20年前就在肉联厂工作的马先生提起猪肉市场的变化感慨不已:20年前人们买肉,都愿意带肥的,因为猪肉每人只半斤,油呢,每人每月只3两。人们买肥肉是为了火靠出点大油炒菜用,也算能见点荤。后来日子慢慢好起来猪肉敞开供应了,人们买肉开始挑肥拣瘦,肥肉卖不动了。到了现在,人们已经讲究起营养和搭配,瘦肉都卖不动了,牛羊肉、鱼、海鲜越卖越难了。

……

采访今天30岁以上的人,他们有的对儿时母亲将一块桔子瓣糖咬成几块,分给几个孩子记忆犹新,有的对在寒风中排五六个小时买大白菜印象深刻。在抚今追昔的谈笑间,那一段窘迫、沉重的历史已被涂抹成喜剧。20年,中国的农业和食品工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,所有的票证已走进博物馆,食品短缺也成为历史。到1997年,中国食品工业全行业工业总产值由1978年的471亿多元增加到了5317.86亿元,20年增长了11倍,食品工业总产值已位列全国工业部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之首。中国人的餐桌正由数量型向质量型,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。一位老者由衷地说:尽管有时也抱怨这抱怨那,但说起改革开放这20年,变化实在是太大了,大得有时让我们这些人不敢相信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